最新訊息鋰電池,你注意了嗎? (日常便利背後的安全隱憂)
次閱讀
在高科技時代,鋰電池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你手上的手機、筆電、平板,到出門必備的行動電源、電動機車甚至電動汽車,都仰賴鋰電池提供穩定的電力。然而,看似安全便利的鋰電池,若使用或管理不當,卻可能成為潛藏在身邊的火災危機。
一、鋰電池應用無所不在
鋰電池因為能量密度高、體積小、充電快,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行動裝置與交通工具中:
1.手機、平板、筆電:提供日常攜帶型設備長時間供電。
2.行動電源:隨時隨地替裝置補充電力。
3.電動機車、電動汽車:作為環保運具的核心動力來源。
隨著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鋰電池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但對應的安全觀念,也必須同步跟上。
二、為什麼鋰電池會起火或爆炸?
一般正常使用情況下,鋰電池並不會突然爆炸。然而,一旦出現外力擠壓、電池老化、內部短路、過度充電或使用不當等情況,就可能引發「熱失控」,產生高溫甚至火花,最終導致燃燒或爆炸。
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
1. 外力擠壓或撞擊:例如手機摔落或電池被重物壓到,可能損壞內部結構,引發短路。
2. 過度充電或劣質充電器:使用無認證或劣質充電設備,可能造成充電過程中電池異常發熱。
3. 電池老化:長期使用導致電芯老化,內阻增加,容易發生短路或膨脹。
4. 自行改裝或不當使用:如自行更換電池、未依規定操作,都可能增加風險。
三、真實新聞案例提醒
根據台視新聞與TVBS 新聞報導,近期已有多起與鋰電池相關的火災案例:
有民眾在深夜為行動電源充電,結果因電池過熱起火,火勢蔓延至床鋪,所幸家人及時發現,未造成人員傷亡。
另一則案例是電動機車在停車場充電時,因電池內部短路起火,導致機車全毀,停車場內其他車輛也遭波及,財損慘重。
這些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鋰電池雖小,但若輕忽風險,後果可能超乎想像。
四、如果發生火災,該怎麼處理?
面對鋰電池火災,與一般火災處理方式不同,必須特別留意:
小型鋰電池(如行動電源、手機電池)起火時,若第一時間無法用大量水降溫,火勢可能持續擴大。消防人員建議,若自身安全允許,應戴上適當防護裝備,先用夾子或鉗子將電池移至戶外空曠處,再將其完全浸泡於水中,並持續澆水降溫,直到熱失控反應結束。
大型鋰電池(如電動車電池)起火時,由於電池多位於車底,難以直接灑水撲滅,需以大量水持續降溫,滅火時間往往需要至少2小時以上,比傳統汽油車火災更費時也更危險。
消防單位提醒,單靠乾粉滅火器只能暫時壓制火勢,要徹底滅火,仍需以水降溫或讓電池完全浸泡,才能真正抑制燃燒並降低有毒氣體外洩風險。
五、正確使用鋰電池的安全守則
要避免類似悲劇發生,最重要的還是從日常生活做起,牢記以下守則:
選擇合格產品:使用有認證標章的鋰電池產品與原廠充電器,避免使用來路不明或改裝電池。
正確充電習慣:充電時盡量有人看管,睡前或外出前務必拔掉插頭,避免電池長時間過充。
定期檢查:若發現電池膨脹、破損或冒煙異味,應立刻停止使用並更換或報廢處理。
遇異常要冷靜處理:若發現電池起火或冒煙,立刻斷電並遠離可燃物,視情況以大量水降溫,切勿直接用手觸碰。
六、結語
科技便利了生活,但安全絕不能被忽略。鋰電池帶來的便利與潛在風險如影隨形,唯有養成正確使用與應變的好習慣,才能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居家安全。
鋰電池,你注意了嗎?從今天起,請和我一起正確使用,遠離危險!
相信看到這邊大家對於電池的火災不陌生了,但是大家還記得在不久之前韓國發生嚴重的電動車火災嗎?其實現在各個國家對於電池類火災已經做出越來越多預防希望可以多了解 以便保護家裡所有成員的安全!
